组织强起来 发展动力足‘Kaiyun官方网’

2024-01-09 00:32:0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本文摘要:组织强起来 发展动力足

  时值深秋,走进赫山区新市渡镇,随处可见火热的忙碌场景。

组织强起来 发展动力足

  时值深秋,走进赫山区新市渡镇,随处可见火热的忙碌场景。在自搭桥村,30来位村民忙着改造乡创农庄;在跳石村,挂满阳光玫瑰的葡萄园里,客流如织,果农忙着采摘、打包;阳和村抓紧组织竹农进行笋用林的第二次垦复……这些都是该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市渡镇根据《益阳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益阳市赫山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等系列文件精神,强化组织引领,深度盘活“三资”,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提档升级”。

  巧结合 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村部边上有农庄、美丽屋场,不远处是周扬故居,还有葡萄采摘园,来我们村旅游、采摘、用餐都能得到‘一站式’满足。”10月17日,自搭桥村党总支书记李世忠忙着指挥村民对乡创农庄的周边进行提质升级。见记者来访,他立即化身“导游”,热情介绍村里的旅游资源。

  走进乡创农庄,整洁宽敞的就餐大厅,舒适雅致的包间,纯天然的农家菜,络绎不绝的食客,让人完全无法把乡创农庄与工业厂房联系起来。李世忠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处厂房,由于经营主体撤出,闲置了下来,不仅每年10万元的租金没有了,还要出钱请人打理,一度成为村里的负担。

  一次,村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发现不少乡村开办了特色农庄,于是决定也办农庄。

“办农庄不容易,多亏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李世忠细数起农庄建设得到的支持:区级相关部门政策给得足,财税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税务登记手续给予了相关税费免征的待遇,区乡村振兴局提供了40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基金;镇党委支持给得实,协调立项争资,在镇级层面统筹推动农庄发展;驻村工作队帮扶帮得好,依托区发改局、红十字会等单位的资源,连接更大的市场;党员群众力量聚得强,在动工改造、招聘员工、开拓市场等方面群策群力……

  去年6月,乡创农庄开始改造;7月,农庄正式开业。由于食材新鲜、菜品美味、环境优美,乡创农庄生意红火,地道的“农家味”很快打出了口碑,坐席都需提前预订。

开业以来,这里已接待消费者15000余人次,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近30万元。

  产业兴旺,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经营乡创农庄的过程中,村集体聘请了8位本地村民,每人月工资3000余元。打响了养殖土猪、土鸡、无污染时蔬等特色菜品牌,游客返程时还会采购村民的纯天然食材,周边的种养殖户纷纷受益。

  产业发展全镇一盘棋,在自搭桥村成功办起乡创农庄的基础上,利用周扬故居、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红色”美丽屋场资源,打造“两点一场”的农旅核心圈。同时,整合水库资源,将这里打造成集休闲餐饮、生态农业、水产养殖、学生实践教育、红色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科教创新示范基地和特色文旅融合休闲打卡地。

  活思路 让闲置资源再“生金”

  阳和村地处偏僻,三面环山,有1.4万亩竹山。“竹子以前很值钱,后来慢慢没人要了。

”村党总支书记朱辉斌介绍,以前村里很多人做凉席,生意红火,竹子特别值钱,后来因凉席产业不景气,竹林一度成了闲置资源。

  今年来,村两委抢抓机遇,全力打造笋用林培育基地,大力发展竹笋产业。村里多次召开屋场会、村民小组会,对笋用林基地项目进行宣讲推介、收集意见建议。

为有力推进项目的实施,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守着这些竹山一辈子了,没赚几个钱,现在改为笋用林,我第一个带头整理竹林,期待收成收益双丰收。

”党员组长喜滋滋地期盼。村民的期盼是有依据的,镇联点干部算了一笔账,村集体已经与世林食品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3万元预订款已到账,提前打通了销路,等到明年正月、二月的时候挖出第一批冬笋,就是实打实的收益。一亩竹山平常产笋量约3000公斤,培育得当能超5000公斤,亩均收益达6000元。

同时,村里争取了区级40万元的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有力撬动了产业发展。

  今年,村上多次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组织村干部出去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村民则按要求将自己的竹山修整好、培育好。年底,村里还打算建一个压笋厂,对新鲜采挖的竹笋进行初步压榨,便于后续保存、运输和销售。

据估算,今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7万元。

  挖特色 把小生意做成大产业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正是高冲村一个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产业——稻蛙养殖产业。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54岁的张向阳是一个爱跟自己较劲的人。2017年,他盯上了稻蛙养殖产业,期间不停有朋友跟他说养蛙风险大,劝他放弃。

“别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能做好,甚至要做得更好。”张向阳坚定地说。

  创业之初,张向阳面临很多挑战,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加上青蛙疾病等原因,养蛙成活率低、产量也不高,连一向支持他的妻子也开始有些动摇,一度让他受到不小的打击。

不服输的他通过请教水产专家、售药同行,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的稻蛙养殖基地已经实现亩产1000公斤、年盈利150万元左右。

之后,他继续尝试,探索“蛙+水稻”“蛙+玉米”“蛙+油菜”等模式来养殖黑斑蛙、本地青蛙。

  看他养蛙赚了钱,村民纷纷跟他学起了技术,一起养。

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现共有稻蛙养殖户34家,总养殖面积达521亩,稻蛙养殖产业初具规模。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在每年亩均可产蛙1500公斤左右,按照当前青蛙每公斤48元的收购价格,预计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除去成本,每亩纯利润在10000元左右。养殖大户通过与大型商户对接,由商户上门收购,主要销往长沙和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

  如今,该村还成立了稻蛙养殖合作社,为养殖户们提供饲料、药品和技术指导。湖南农业大学在高冲村进行对点实验,研究提高抗性、改良苗种的方法,并为养殖户提供用药指导。

  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村发展的动力来源,新市渡镇党委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产业”的思路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制订发展方案,培育产业和人才。

该镇健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书记办公会议制度,明确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主责、领导班子联点包村主管的工作责任,由镇党委书记定期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各村党总支书记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问诊把脉、出谋划策。据估算,2023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达195万元,较去年增长110%以上。


本文关键词:Kaiyun官方网

本文来源:Kaiyun官方网-www.xuzaiyue.com

搜索